![]() 一种多功能计算机机箱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计算机机箱,包括一个机箱,所述机箱上固定安装有一个进出风机构,位于所述进出风机构中间位置的机箱内部设置有一个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其中一端输送端与进出风机构相连接,对应所述进出风机构位置的机箱下表面与下表面呈对称状设置有两个移动防护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计算机机箱,在使用时,双头驱动电机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配合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同时带动位于进风筒与出风筒内的扇叶进行转动,并通过进风筒向CPU等部件直接进行吹风以对其进行降温,同时通过出风筒将CPU等部件产生的热量抽出,避免热气在机箱内部停留,进而保证了机箱内部的降温效果。 公开号:CN214335618U 申请号:CN202023133909.4U 申请日:2020-12-23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袁宇翔;刘刚新 申请人:Jiangsu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PC主号:G06F1-18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计算机机箱。 [n0002] 众所周知,CPU等部件是计算机的关键部件,随着CPU主频的不断提高,其发热功率也不断升高,与之相配套的其他部件的发热功率也很高。因此计算机的散热质量高低关系到计算机性能的优劣。 [n0003] 而现有的计算机机箱在进行散热时,只是通过吸风来将机箱内部产生的热量抽出,避免热量在其机箱内部残留,但是CPU等部件在运行的过程中会持续产生热量,并且本身会不断提高温度,进而使得降温效果不佳,对此需要设计一种多功能计算机机箱。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多功能计算机机箱,解决了现有的计算机机箱在进行散热时,只是通过吸风来将机箱内部产生的热量抽出,避免热量在其机箱内部残留,但是CPU等部件在运行的过程中会持续产生热量,并且本身会不断提高温度,进而使得降温效果不佳的问题。 [n0005]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n0006] 一种多功能计算机机箱,包括一个机箱,所述机箱上固定安装有一个进出风机构,位于所述进出风机构中间位置的机箱内部设置有一个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其中一端输送端与进出风机构相连接,对应所述进出风机构位置的机箱上表面与下表面呈对称状设置有两个移动防护机构,两个移动防护机构的内部均设置有一个丝杆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两个丝杆机构之间共同设置有一个传动机构。 [n0007] 作为优选,所述进出风机构包括一个进风筒与一个出风筒,所述进风筒与出风筒均呈L型管设置,所述进风筒与出风筒分别固定安装在机箱的上表面与下表面,所述进风筒与出风筒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一块第一过滤网板,两块所述第一过滤网板之间共同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一根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杆壁分别贯穿进风筒与出风筒的对应筒壁设置,所述转动杆位于进风筒与出风筒内的杆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片扇叶,所述进风筒与出风筒远离第一过滤网板的一端内筒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二过滤网板。 [n0008]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块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机箱的内部箱壁上,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双头驱动电机,所述双头驱动电机的两个输出端均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锥齿轮,所述支撑板上通过第二轴承呈竖直状转动连接有一根传动杆,对应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位置的转动杆与传动杆杆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分别与两个对应的第二锥齿轮相啮合。 [n0009]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移动防护机构均包括一个T型滑槽,两个所述T型滑槽呈平行状分别开设在机箱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两个所述T型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一块T型滑块,两块所述T型滑块相远离的一端分别贯穿对应T型滑槽的槽口并向外延伸,两块所述T型滑块位于机箱外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块防护板,两块所述防护板的其中一端分别延伸至进风筒与出风筒的输入端位置。 [n0010]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丝杆机构均包括一根丝杆,两根所述丝杆分别通过第三轴承转动连接在两个T型滑槽的相对槽壁之间,两根所述丝杆的杆壁上均螺纹连接有一个丝杆螺母,两个所述丝杆螺母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的T型滑块上。 [n0011]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传动机构均包括一个第三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三锥齿轮呈对称状固定连接在传动杆的两端,对应两个所述第三锥齿轮位置的机箱内箱壁上开设有两个传动槽,靠近两个所述传动槽位置的丝杆一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传动槽内,位于两个所述传动槽内的丝杆杆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四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三锥齿轮分别与两个对应的第四锥齿轮相啮合。 [n0012] 作为优选,两根所述丝杆位于T型滑槽内的其中一段杆壁上均设置有定位区,两根所述丝杆上的定位区均设置有螺纹。 [n0013] 作为优选,所述机箱箱底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座。 [n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n0015]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计算机机箱,在使用时,双头驱动电机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配合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同时带动位于进风筒与出风筒内的扇叶进行转动,并通过进风筒向CPU等部件直接进行吹风以对其进行降温,同时通过出风筒将CPU等部件产生的热量抽出,避免热气在机箱内部停留,进而保证了机箱内部的降温效果。 [n0016] 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计算机机箱,在使用时,双头驱动电机会同时带动传动杆进行转动,传动杆通过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的配合带动丝杆进行转动,丝杆通过与丝杆螺母的配合可以带动T型滑块在T型滑槽内滑动,同时在T型滑块移动至定位区时,会带动防护板有进风筒与出风筒的开口处移开,使得进风筒与出风筒均可以正常,同时定位区未设置有螺纹,使得丝杆的转动无法继续驱动T型滑块移动,在不使用时,可以反向启动双头驱动电机,使得防护布可以恢复原位,对进风筒与出风筒的筒口进行防护。 [n0017]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n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n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n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n0022]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n0023] 图中: [n0024] 1、机箱; [n0025] 2、进出风机构;21、进风筒;22、出风筒;23、第一过滤网板;24、转动杆;25、扇叶; [n0026] 26、第二过滤网板; [n0027] 3、驱动机构;31、支撑板;32、双头驱动电机;33、第一锥齿轮;34、传动杆;35、第二锥齿轮; [n0028] 4、移动防护机构;41、T型滑槽;42、T型块滑;43、防护板; [n0029] 5、丝杆机构;51、丝杆;52、丝杆螺母; [n0030] 6、传动机构;61、第三锥齿轮;62、传动槽;63、第四锥齿轮; [n0031] 7、支撑座。 [n0032] 如图1-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n0033] 一种多功能计算机机箱,包括一个机箱1,机箱1上固定安装有一个进出风机构2,位于进出风机构2中间位置的机箱1内部设置有一个驱动机构3,驱动机构3的其中一端输送端与进出风机构2相连接,对应进出风机构2位置的机箱1上表面与下表面呈对称状设置有两个移动防护机构4,两个移动防护机构4的内部均设置有一个丝杆机构5,驱动机构3与两个丝杆机构5之间共同设置有一个传动机构6,在使用时,可以启动驱动机构3带动进出风机构2对机箱1内部进行冷却,同时驱动机构3通过传动机构6带动丝杆机构5进行运行,丝杆机构5可以驱动移动防护机构4移动,来对进出风机构2的进行防护。 [n0034] 其中,进出风机构2包括一个进风筒21与一个出风筒22,进风筒21与出风筒22均呈L型管设置,进风筒21与出风筒22分别固定安装在机箱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进风筒 21与出风筒22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一块第一过滤网板23,两块第一过滤网板23之间共同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一根转动杆24,转动杆24的杆壁分别贯穿进风筒21与出风筒22的对应筒壁设置,转动杆24位于进风筒21与出风筒22内的杆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片扇叶 25,进风筒21与出风筒22远离第一过滤网板23的一端内筒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二过滤网板26。 [n0035] 其中,驱动机构3包括一块支撑板31,支撑板31固定安装在机箱1的内部箱壁上,支撑板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双头驱动电机32,双头驱动电机32的两个输出端均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锥齿轮33,支撑板31上通过第二轴承呈竖直状转动连接有一根传动杆34,对应两个第一锥齿轮33位置的转动杆24与传动杆34杆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锥齿轮35,两个第一锥齿轮33分别与两个对应的第二锥齿轮35相啮合。 [n0036] 其中,两个移动防护机构4均包括一个T型滑槽41,两个T型滑槽41呈平行状分别开设在机箱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两个T型滑槽41内均滑动连接有一块T型滑块42,两块 T型滑块42相远离的一端分别贯穿对应T型滑槽41的槽口并向外延伸,两块T型滑块42 位于机箱1外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块防护板43,两块防护板43的其中一端分别延伸至进风筒21与出风筒22的输入端位置。 [n0037] 其中,两个丝杆机构5均包括一根丝杆51,两根丝杆51分别通过第三轴承转动连接在两个T型滑槽41的相对槽壁之间,两根丝杆51的杆壁上均螺纹连接有一个丝杆螺母 52,两个丝杆螺母52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的T型滑块42上。 [n0038] 其中,两个传动机构6均包括一个第三锥齿轮61,两个第三锥齿轮61呈对称状固定连接在传动杆34的两端,对应两个第三锥齿轮61位置的机箱1内箱壁上开设有两个传动槽62,靠近两个传动槽61位置的丝杆51一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传动槽62内,位于两个传动槽62内的丝杆51杆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四锥齿轮63,两个第三锥齿轮61分别与两个对应的第四锥齿轮63相啮合。 [n0039] 其中,两根丝杆51位于T型滑槽41内的其中一段杆壁上均设置有定位区,两根丝杆51上的定位区均设置有螺纹。 [n0040] 其中,机箱1箱底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座7。 [n0041]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计算机机箱,在使用时,首先启动双头驱动电机32进行正转,双头驱动电机32通过第一锥齿轮33与第二锥齿轮35的啮合,可以分别带动转动杆24与传动杆34进行转动,转动杆24转动时可以同时带动进风筒21余出风筒22内的扇叶25进行中的,进而可以通过进风筒21由外部抽风吹拂在CPU 等部件上,对CPU等部件的本体进行降温,同时出风筒22会将CPU等部件产生的热量抽出,避免机箱1内部会残留大量的热量对内部元件的运行造成影响,同时通过第一过滤网板23余第二过滤网网板26可以对进风筒21与出风筒22的通道进行防护,避免会有杂物由此进入机箱1内,而传动杆34则同步带动两个第三锥齿轮61进行转动,两个第三锥齿轮61 通过与第四锥齿轮63的配合带动两根丝杆51进行转动,两根丝杆51可以通过与丝杆螺母 52的传动带动两块T型滑块42在T型滑槽41内滑动,当丝杆螺母52移动至丝杆51上的定位区时,防护板43被带动脱离进风筒21与出风筒22的筒口,避免会影响其运行,同时因定位区未设置有螺纹,使得双头驱动电机32的后续驱动并不会作用在丝杆螺母52上,进而使得T型滑块42不会继续移动且不会影响转动杆24的转动,而当机箱1停止工作时,可以向进风筒21与出风筒22方向推动一下防护板,并启动双头驱动电机32进行反转,并在其驱动防护板43回复原位后停止运行,使得防护板43可以对进风筒21与出风筒22的筒口进行防护,避免会造成意外损坏。 [n0042]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Claims (8) [0001] 1.一种多功能计算机机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机箱(1),所述机箱(1)上固定安装有一个进出风机构(2),位于所述进出风机构(2)中间位置的机箱(1)内部设置有一个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的其中一端输送端与进出风机构(2)相连接,对应所述进出风机构(2)位置的机箱(1)上表面与下表面呈对称状设置有两个移动防护机构(4),两个移动防护机构(4)的内部均设置有一个丝杆机构(5),所述驱动机构(3)与两个丝杆机构(5)之间共同设置有一个传动机构(6)。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计算机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风机构(2)包括一个进风筒(21)与一个出风筒(22),所述进风筒(21)与出风筒(22)均呈L型管设置,所述进风筒(21)与出风筒(22)分别固定安装在机箱(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所述进风筒(21)与出风筒(22)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一块第一过滤网板(23),两块所述第一过滤网板(23)之间共同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一根转动杆(24),所述转动杆(24)的杆壁分别贯穿进风筒(21)与出风筒(22)的对应筒壁设置,所述转动杆(24)位于进风筒(21)与出风筒(22)内的杆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片扇叶(25),所述进风筒(21)与出风筒(22)远离第一过滤网板(23)的一端内筒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二过滤网板(26)。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计算机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一块支撑板(31),所述支撑板(31)固定安装在机箱(1)的内部箱壁上,所述支撑板(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双头驱动电机(32),所述双头驱动电机(32)的两个输出端均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锥齿轮(33),所述支撑板(31)上通过第二轴承呈竖直状转动连接有一根传动杆(34),对应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33)位置的转动杆(24)与传动杆(34)杆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锥齿轮(35),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33)分别与两个对应的第二锥齿轮(35)相啮合。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计算机机箱,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移动防护机构(4)均包括一个T型滑槽(41),两个所述T型滑槽(41)呈平行状分别开设在机箱(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两个所述T型滑槽(41)内均滑动连接有一块T型滑块(42),两块所述T型滑块(42)相远离的一端分别贯穿对应T型滑槽(41)的槽口并向外延伸,两块所述T型滑块(42)位于机箱(1)外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块防护板(43),两块所述防护板(43)的其中一端分别延伸至进风筒(21)与出风筒(22)的输入端位置。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计算机机箱,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丝杆机构(5)均包括一根丝杆(51),两根所述丝杆(51)分别通过第三轴承转动连接在两个T型滑槽(41)的相对槽壁之间,两根所述丝杆(51)的杆壁上均螺纹连接有一个丝杆螺母(52),两个所述丝杆螺母(52)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的T型滑块(42)上。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计算机机箱,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传动机构(6)均包括一个第三锥齿轮(61),两个所述第三锥齿轮(61)呈对称状固定连接在传动杆(34)的两端,对应两个所述第三锥齿轮(61)位置的机箱(1)内箱壁上开设有两个传动槽(62),靠近两个所述传动槽(62)位置的丝杆(51)一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传动槽(62)内,位于两个所述传动槽(62)内的丝杆(51)杆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四锥齿轮(63),两个所述第三锥齿轮(61)分别与两个对应的第四锥齿轮(63)相啮合。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计算机机箱,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丝杆(51)位于T型滑槽(41)内的其中一段杆壁上均设置有定位区,两根所述丝杆(51)上的定位区均设置有螺纹。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计算机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箱底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座(7)。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12462889A|2021-03-09|一种多功能计算机机箱 CN214335618U|2021-10-01|一种多功能计算机机箱 CN102872937B|2014-04-09|一种自动冷米机 CN112558726A|2021-03-26|一种多功能计算机机箱 CN207854391U|2018-09-11|一种机电设备的散热装置 CN108422094A|2018-08-21|一种激光雕刻机 CN110794938B|2020-12-04|一种笔记本电脑用散热防尘装置 CN211103469U|2020-07-28|一种新型机械电气自动化设备 CN210490719U|2020-05-08|一种高效散热变频控制柜 CN110959675A|2020-04-07|一种玉米脱粒后干燥装置 CN206820911U|2017-12-29|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机顶盒支架 CN201416990Y|2010-03-03|一种空气置换主机 CN208337322U|2019-01-04|一种具有稳定底座的马达 CN208639060U|2019-03-26|一种环保型印刷设备用原料粉碎装置 CN209690835U|2019-11-26|散热效果好的防尘式计算机机箱 CN206405813U|2017-08-15|一种精密无缝钢管用切割装置 CN108817498A|2018-11-16|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数控铣床 CN213149677U|2021-05-07|一种计算机用机箱 CN213701165U|2021-07-16|一种环保除尘装置 CN209000688U|2019-06-18|一种横流冷却机的出风装置 CN214589847U|2021-11-02|一种设备电路控制用高压柜 CN211540735U|2020-09-22|一种3d模型制作用后期打磨装置 CN214499498U|2021-10-26|一种高效率的火电厂送风机电机的节能降耗装置 CN214351247U|2021-10-08|一种数控车床主轴用冷却装置 CN210502687U|2020-05-12|一种可调风量的地铁空调过滤回风道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133909.4U|CN214335618U|2020-12-23|2020-12-23|一种多功能计算机机箱|CN202023133909.4U| CN214335618U|2020-12-23|2020-12-23|一种多功能计算机机箱|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